从主场竞技到跨国经营——对话达成包装集团总裁卢思满

2019-05-17 14:59:35

达成包装集团1977 年创办于新加坡,经过20 年的发展,于1997 年将目光投向中国这片热土,在苏州建立了第一家工厂-——达成包装制品(苏州)有限公司。从2006 年至今的13年间,达成包装实现了高速发展,先后收购了合肥丹盛包装、南通恒成包装,新建了南通达成包装(一厂)、天津丹盛包装、南通达成包装(二厂)。时至今日,达成集团在中国共有5 家工厂,中国区营业收入也从97 年的2 千万元翻番到2018 年的15 亿元人民币(不含税),利润水平更是领先于国内诸多竞争厂家。

 

达成包装注重于经营创新,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装备,走高端产品和差异化发展之路。公司注重研发,先后获得134 项专利和实用新型技术(包含已受理未批复),并建立了通过国际包装运输协会认证的ISTA 实验测试中心。公司注重产品品质,“达成”、“丹盛”品牌在多个区域市场都是优质产品的保障。公司注重人才培养,多年来为包装行业贡献了许多的精英人才。

  

近几年来,在供给侧改革、环保严查、成本上涨、纸价频繁大幅波动、人口红利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,中国包装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。在未来国际形势扑朔迷离、需求增长阶段性乏力的大环境下,具有进入门槛低、技术含量不高、设备自动化程度落后、从业者素质偏低等特点的瓦楞纸箱生产商,如何才能在与同业、以及替代品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,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,就成为摆在每个瓦楞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!


由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装备,再加上集团董事、CEO 卢思满先生的战略性布局,达成包装似乎从决定进驻中国瓦楞包装市场的那一刻开始,就注定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,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格局。和大多数的包装企业一样,达成包装从早期的创建到发展壮大同样经历过数不清的起伏和转变,而一手带领达成发展壮大的卢思满总裁,其个人经历则更像是一部励志型的真实成长纪录片,浸满了不为人知的心酸和汗水。在南通达成包装(二厂)正式投产之际,我们有幸拜访了卢总并参观了南通达成工厂,希望进一步了解达成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规划,以及卢总对纸包装行业的睿智和审慎抉择。


目前新加坡工厂与国内各个工厂的发展状况如何,主要生产哪些包装产品?服务于哪些客户?    


目前新加坡市场大约有12 000 吨/ 月的纸箱需求,共有8 条瓦楞纸板生产线,市场已经处于成熟饱和。达成包装先后在新加坡并购了两家工厂,最后集中在一个厂区生产,该厂也是新加坡唯一一家可以24 小时连续生产的工厂。新加坡工厂主要设备来自于日本和台湾,品质稳定,自动化程度领先当地同行,主要生产瓦楞纸板纸箱,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,占其最大份额的是食品饮料终端。

 

国内的各个工厂的特点都不一样,这主要取决于当地市场的影响。比如,苏州工厂由于当地市场竞争激烈,要让产品避免同质化。根据我们做过的调查,2019 年在我们苏州厂半径100 公里范围内,大约有100 多家二级厂和155 条瓦楞纸板生产线,而整个日本才300多条瓦线。苏州的瓦线数量差不多是日本的一半,这样的数字是惊人的,可见苏州地区竞争的激 烈程度。所以我们苏州工厂独辟蹊径,主要生产涂布纸盒和重型纸箱,平均克重基本达到910 g/m2,充分的避免了同质化。

 

达成合肥厂(合肥丹盛包装),主要服务安徽及江苏地区的高新区客户。该厂以纸箱为主,并为多家世界500 强客户提供包装一体化解决方案,主要聚焦于快消品和家电行业。

 

达成在南通拥有两家工厂,分别是南通达成一厂和二厂(南通恒成包装在2018 年底,将生产职能转移到南通达成厂),主要服务苏中、苏北地区。2 间工厂的设备都不断进行升级改造,可以充分满足当地订单的特点,在当地市场享誉盛名。

 

天津丹盛包装建于2012 年,占地3.3 万平方米,主要服务京津冀地区。目前食品饮料行业(占比64%)为天津工厂最大的客户终端行业,接下来是零售业和化工行业。